第23章 压力 (第1页)
柳老头和张氏现在就只有一个儿子柳大柱了,娶妻小张氏,也是关石镇的,两人生了三个儿子,最大的有十二了,最小的也有四岁了,今天都被小张氏带着回了娘家。
一行人欢欢喜喜的进了柳家堂屋,许贵把背篓给放了下来,然后把年礼都拿了出来。
柳老头和张氏看着女儿女婿带来的这出往年一倍不止的年礼,都吃惊得不行,连忙说亲家太仔细了,但太贵重了,要柳氏和许贵两人待会把多出来的都带回去。
许贵高兴,这礼带得重,自己也有面子,就把自己儿子制出了白糖,进献给了县令,得了奖赏的事告诉了两老口,至于之前用白糖去德祥记的事,却只字未提。
柳老头和张氏听到自家外孙制出了自己没听说过的白糖,只觉得厉害,听说还得了县令奖赏,都不停直呼乖乖,然后也就高兴的把年礼收下了,又好把外孙好一顿夸。
柳氏陪着自己亲娘张氏进了厨房,两个人一起说笑着准备午饭。
“这么多银子怎么要的,你快收起来,你们两口子还要过日子呢,我和你爹不缺啥,你大哥现在经常去县里做工,钱都交给我了,我们这日子还能过得去。”
张氏刚刚听到自家外孙得了县令赏赐,就知道自己女儿的日子过得宽泛些了,自己也高兴,自己不图女儿别的,就希望她过得好,她心安就再高兴不过了。
却没想到刚进厨房自己女儿就又拿出五串铜钱来给自己,整整五百文,张氏怎么可能接,只觉得这是女儿自己存的私房钱,贴补自己来了。
“娘,您收着吧,这是今早婆婆给我的,我大嫂也拿了呢,婆婆说今年家里好过些了,我们往年只拿了东西,没拿钱来,是我们的不对,但日子拮据没有办法,今年怎么的也得补上。
再说了,这钱是您外孙制白糖得了的,就当他给您的孝敬了,您应得的。”
张氏听到是亲家母交代的,想着自家也确实难过,家里都是小子,都说半大的小子吃穷老子,这话半点没错。
家里就儿子一个主要劳动力,老头子年岁上来了,只能搭把手,这样想着张氏没再推脱,把铜钱给收了起来,不过心里念着亲家的好。
张氏母女两个在灶房里亲热的说着话,许行丰则跟着外公还有爹两个人坐在堂屋里烤着火,听着外公拉家常。
柳家大表哥去年就被送到县里跟着木工师傅学手艺去了,这个时代的技术是最难学的。
进门的头两年,是立规矩的,师傅不会把手艺教给你,而且打骂这些都是常事,父母也不会有啥意见,师傅地位然。
等两年后,师傅跟你亲近些了,才会把活命的手艺教给你,但也不是实打实的教,师傅一般没个四五年是不会让你出师的,你得给他干好几年的活。
但能有师傅愿意教手艺已经是很难得了,毕竟一般手艺都是传给自家子女的,不会外传,这个时代手艺人还是很吃香的。
所以许行丰听着自己外公在说大表哥学艺的时候,言语里都是高兴,觉得以后有门安身立命的技艺,日子总会好过些。
柳老头听到女婿说自家外孙现在在读书了,觉得许家还是有本事,能送孩子读书,同时又叮嘱许行丰好好读,又想到自家两个小孙子,也是可以读书的年龄,终究还是自家没钱,耽误了。
不过农家也没几户送孩子读书的,柳老头也就心里闪过这个想法,没有深思。
中午在柳家吃完午饭,待了一个时辰,许行丰就同爹娘回了许家。
把正月初二过完,许行丰就对自己爹娘说自己后面就不走亲戚了,要闭门学习了。
许运和许文两兄弟自然也被许行丰给一起给管束了起来,两个人现在态度倒是都挺端正的,但是对于大年初三就又要开始学习,还是接受不能,不过反抗无效就是了。
许运两人年前就被要求每早练字,特别是许运没握过笔,字歪七竖八的,完全不堪入眼,不过年龄大,加之干农活,手腕力气没得说,进益倒是比许行丰当初快得多。
许运现在已经把三百千和大学都抄好装订成册了,许行丰也都讲解了释义,许运将这四本书都背得滚瓜烂熟了。
至于许文,有学堂一年多的文学底子,之前是没收心,现在心稳了,又有许行丰压着,中庸在年前背诵了大半部分。
许文对自己学习的成果是很满意的,因此过年很是惬意,这会还有点飘,心不太能收回来。
许行丰知道这就是所谓的放假后遗症,也觉得正常,等学了两天后,两个小叔自然心就会静下来的,人嘛,总得有个过渡期,不能什么都一蹴而就。
许行丰压着小叔许运又开始背诵和学习起《孝经》来,本来他是没这么急的,但计划赶不上变化。
本来想的是今年秋收后小叔才去读书,但现在家里银钱够,而且小叔年龄也确实不小了,十一了,许行丰不愿耽搁时间,想着小叔能够这次春假后就能同自己去学堂。
到时候夫子肯定是要考较的,那么这进度就得跟上,《孝经》的学习是刻不容缓了。
许运本来对于自己能够学习完这么多东西有些自得,结果听侄子说春假后就要自己入学堂,夫子要考验的,心里的自得全没了,只剩下慌张,生怕自己过不了,这飘飘然的心也彻底没了,七上八下的心倒是有了。
现在许运和许文两兄弟看许行丰半点没有看侄子的感觉,只感觉许行丰比李夫子还可怕,但凡许行丰眼睛瞥过来,两个人都老实得不行。
许行丰把两个小叔的学习任务交代下去,就又开始了自己的抄书任务,上次《中庸》已经给清风书店送去了,这是新接的《论语》。
温故而知新,《论语》虽然许行丰早就烂熟于心,但是抄写不仅可以练字,还能加深理解,说不定会有意外之喜。
许行丰每日早上抄一早上的书,下午便是背记《诗经》,《诗经》比起四书拗口许多,而且篇幅长,许行丰年前加起来都没学到全书的五分之一,所以自己感觉还是很有压力的,这只是五经第一本经,道阻且长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