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章 科举舞弊案 (第1页)

作者:断更惊鸿客返回目录加入书签

海亮慌忙捂住他的嘴,压低了嗓子附耳道:“刘兄可知,此次科举考试,乃新晋辅钱大人亲自主持?”

“是又如何?”

“在下粗鄙文章,实在不足为道。”

由于是特殊时期举办的一场特殊的科举考试,因此时间也加快了很多,几个月下来,便将原本要长达一两年的流程全部走完。

两人有模有样地学着古人的样子,端着宽袍大袖,说起话来瓮声瓮气,倒是和周围人没有一丝违和。

走出贡院,两人正欲返回客栈取行李,忽然十几个儒生成群结队地从两人面前经过,险些将刘晴推倒,周围的其他儒生也纷纷避让,似乎十分忌惮。

京师贡院。

“千真万确,我也得到了答案。不过我总觉得这事是个隐患,因此便没有告诉你,我自己也没抄,甚至还故意跟钱阁老给的答案反着写了几处。”

刘晴点点头,道:“不错,这钱谦益如此卑劣,之前就因为科场舞弊案被罢免,如今竟然不知悔改,早晚要再被惩处,你虽然拜入了东林,但还是不要牵扯进去为好。”

两人不知道的是,这件事其实是朱由检在钓鱼执法。他故意让钱谦益担任主考官,负责这次科考的其他官员也清一色全部选择东林党,还授意负责监督的太监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给钱谦益创造了极为良好的作弊条件。

而钱谦益也丝毫没有让朱由检失望,果然乖乖地自己往坑里跳了下去。

不过事情的展,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。

会试的结果很快便出来了,有着系统加成和度娘的帮助,海亮和刘晴都名列前茅,殿试有朱由检帮忙,自然也是畅通无阻。

最后,刘晴获一甲头名,位列状元,授翰林院编修。海亮由于故意写错,并在殿试的表现中也有所保留,最终获二甲十六名,授翰林院庶吉士。

其他金榜题名者,东林占了半壁江山,可以说是东林自失势以来,最大的一次胜利。

原本,这个结果东林应当非常满意了,但让人没想到的是,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,居然就是东林自己。

在一次朝会上,东林党率先向阁臣邱瑜难,指责他泄漏考题,帮助其侄儿邱常文舞弊。

而冲在最前面的,正是东林新晋翰林院庶吉士海亮。

海亮实在是不想出这个头,但是钱谦益有意想试探试探这个后生,点名要他打头阵,万般无奈之下,海亮只好第一个站出来弹劾邱瑜。

“臣翰林院庶吉士海亮弹劾东阁大学士邱瑜,徇私舞弊,泄露考题,帮助其侄儿新科三甲三十六名,赐同进士出身的邱常文舞弊,欺君罔上,罪大恶极!”

这个第一次参加朝会的年轻人的一席话,立即在朝堂中引起了惊涛骇浪。一时间,群臣纷纷骚动不已。

“臣附议!”

“臣附议!”

数名东林党的御史言官也都纷纷出列,和海亮站在了同一阵线。

朱由检看到这一幕有些头疼,这几个御史言官他都派锦衣卫调查过,确实是没有什么贪腐行为,所以没有上奸臣录。

但他们都自诩清流,啥能力没有,只知道搞党争,净是些“平时袖手谈心性,临危一死报君王”

的主。

这些清流比起那些贪官污吏更难对付,虽说不一定对大明的危害比贪官更大,但至少对皇权的威胁是更高的。因为他们总是抱成团,对政务猛烈批评,一天到晚弹劾这个弹劾那个,皇帝想干什么都在一旁掣肘。

而皇帝如果想整他们,却现压根就找不到理由。而且这些人中除开一些党同伐异的混账东西外,有一部分确实是一心为国,只是方法大错特错而已,真要对这些满腔报国热情的人上廷杖,朱由检还有些于心不忍,怕铸成千古骂名。

而这一次,这帮清流不过又是成了被人利用的党争工具罢了。

就连朱由检这个宅男穿越者都能看出来,邱瑜是湖北人,属于楚党的成员,东林这样攻讦他,不过是为了打击异己而已。

这次整个科举都是东林主持的,他邱瑜一个楚党的,真要想舞弊,还能瞒到现在?估计是东林看朱由检提拔了钱谦益的弟子瞿式耜,就想要赶走内阁里的非东林党成员,然后提拔安插瞿式耜入阁罢了。

东林党的这一出着实是打了朱由检一个措手不及,原本他是估计东林党会趁机作弊,自己只要找出证据,然后就可以将东林党的一众大佬一网打尽。

还能将东林最自负的清流名声给搞臭,这样一来,便能拿捏住有了污点和把柄的东林党,让他们老实点,尽量为玩家们的成长争取时间。

谁能想到还没等朱由检难,东林党居然先向其他派系的官僚开战了。

此时邱瑜一张老脸气得通红,他高声奏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