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看小说网>刀尖上的大唐 > 第17章 魏博又是魏博一

第17章 魏博又是魏博一 (第1页)

作者:老蜻蜓返回目录加入书签

天佑十二年,乾化五年,公元九一五年。

时光荏苒,岁月如梭。

从天佑十年开始,仿佛再次有人给这个天下摁了暂停键,以便让这个饱经创伤的土地稍事休息,让这天下的黎民稍稍喘一口气。

当然,并没有这样一位忧心苍生的神仙佬。

如果真有一位老神仙,那也一定是冷冰冰。

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。

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

变化起因只有一个,那就是朱梁内乱。

近二十年来,朱梁始终的搅动中华大地最靓的仔。

哪怕近些年颇多不顺,哪怕在柏乡一战丢掉二万精锐,但是,朱梁给所有人的压迫感从未真正减轻。即使卢龙侥幸得胜,那也只是挫败了梁军的北伐,获得了一次喘息之机。

但是,朱梁的精气,这一切,都随着太祖武皇帝的逝世戛然而止。

朱三哥的儿子们为了那个位子杀得头破血流,朱三哥曾经努力压抑的所有矛盾,仿佛一夜之间都爆出来。

一瞬间,朱梁自废武功,再不是那个咄咄逼人的朱梁。

于是,足足两年时间里,天下除了南边的菜鸡们偶有互啄,总体太平。

汴梁朱友贞得过且过地做着他的朱梁“天子”

幽州李崇武专心搞生产、屯钱粮,伺机而动。

凤翔李茂贞守着一隅之地拜浮屠,彻底躺平。

惊不惊喜?

意不意外?

将李家天子折磨得欲仙欲死的大军阀李茂贞,据说是个虔诚的浮屠信众。

总之,大河以北,难得消停了两年。

似乎,战争就此远去了。

对于饱经战乱的天下黎民来说,这是难得的幸福。

还是一年正月正。

瑞雪兆丰年。

幽州。

大唐的盛景是上元节,但唐公更喜除夕夜置酒延请,通宵作乐。

给官吏、军将的年礼在年前都已下。又是一年丰足,除去正常的赏赐,今年给大头兵每人加赐了两贯钱的财货。当然不可能都是现钱,有粮,有羊,有布,当然还得有盐,等等。

呵呵,如今的李老三再也干不出拿盐顶账的混蛋事喽。

待到初一,唐公还要亲自走访城中城外。不论是达官显贵,亦或是平民家中,唐公都要走到,亲手再送一回年礼,说几句吉祥话拜年。

清晨,李三郎的车驾准备动身,开始新年的第一天。

今天计划有两项内容。

先是去城外军营看望在营将士。乱世之中,军队是一切的基石,重中之重,丝毫不可懈怠。

其次是在城外寻一处庄子过夜,体察民情。

治镇多年,李三郎下了大力气捡田括户。凡是占田限的,一律由官府赎买,然后重新分配。或者做军屯,或者按口授田。

在此基础上,幽州左近已经重新编制了折冲府。

国家的税基,从来都是中产,所以,努力保护好自己的劳动果实,也是李老三的命根子。

并且,为了避免重蹈前唐的覆辙,从李大时期,李老三就全力消除不课户,即免税户。如今治下除了军屯不课税,其余户等皆要纳税,即便是授田的军人也不能免除。

宁愿一边加钱军饷抚恤,哪怕税率低些,也绝不放开不课户的大门。

曾经的大唐,就是因为不课户太多,逼得太多百姓破产,最终大厦倾覆。

李老三不想在一个坑里反复跌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