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7章 阆中古城 (第1页)

作者:风疏竹返回目录加入书签

前文再续,书接上一回。

前边讲到我们离开茶店,走路回客栈。

萧遥剑引经据典,告诉我们,巫傩之术的起源应是巴子国灭亡时,巴子国的遗民逃入黔中、湘西,与当地原有的土着民族融合成了土家族,土家族人才是巫傩之术的源头。

话说,萧遥剑所说的确实是有历史记载的。

《华阳国志·巴志》中记载:昔武王既克殷,以其宗姬封于巴,爵之以子。

周武王灭纣后,分封姬皇族宗亲于巴国,并且让他们后代子孙世袭该爵位。

萧遥剑说:当初巴国受封时,都城设在江州;春秋时,巴国与楚国经常打仗,巴国屡打屡败,都城向西一迁再迁;巴子国在被秦国灭亡前,都是定都阆中。

萧遥剑提及的江州,就是现代四川重庆中部的地方。

重庆自古以来,被称为山城、江城,是一个宜居之地。

重庆的巫山县早在2oo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,就已经有中国最早的人类:巫山人。

在隋朝以前,重庆被称为楚州;到了隋朝,因渝水绕城而过,楚州被改称为渝州;这就是简称渝的由来。

渝水,就是现代的嘉陵江下游区域。

到了北宋时期,赵谂谋反,宋徽宗认为“渝”

有“变”

之意,就改渝州为恭州。

到了南宋,赵惇被封为恭王,封地就是恭州;在恭州,赵惇喜获帝位,就是宋光宗。

宋光宗认为生活在恭州,得到“双重喜庆”

,就升恭州为重庆府,重庆之名因此而来。

言归正传。

船夫听到萧遥剑一番话,就接着说道:阆中城原本是充国的都城,充国被巴子国灭了后,巴子国后来才定都阆中。

我听了很是好奇,就问船夫:充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?

船夫说:说起来啊,充国的开国皇帝就是春秋时期巴子国的一位王子。这位王子的母亲是一位楚国人,巴子国与楚国经常开战,巴子国的王在楚地见到一名楚女,惊为天人,纳为妃子,楚妃生了一位王子,楚妃十分受宠,王后很嫉妒她。后来巴王死了,楚妃也死了,王后就追杀楚妃生的王子,想斩草除根;这位王子得到消息,带领家眷士兵逃往渝水上游。他们很不容易来到一处平原,王子决定在此安顿下来,经过一年时间的耕种劳作,产出甚丰,民物富盛,说得上是“仓廪充实”

,王子因此起国名为“充”

;充国的都城,就是阆中;充国从春秋时立国,到战国时被巴国兼并,总共存在27o年,历十数代充王。

我们听了都恍然大悟!

原来这个充国,是巴子国一位王子创建的。

船夫看见我们都听得津津有味,就继续说:地名南充、西充,就是充国的南面、西面啊!

萧遥剑接过话说:杜甫曾说“阆州城南天下稀”

,阆中自古被称为“阆苑仙境”

,又是巴蜀要冲、军事重镇,名副其实的千古名城。

一名小弟听了就问:什么叫阆苑仙境?

我说:《红楼梦》里说林黛玉是阆苑仙葩,贾宝玉是美玉无瑕,阆苑就是指神仙居住的地方,仙葩就是指仙花。

萧遥剑一听就对我说:《红楼梦》这本书我未看过,什么时候给我看看?

我一听,知道自己说漏了口,《红楼梦》是清代的小说,我们现在在明朝,萧遥剑怎么可能看得到呢?

反正一群人,除了萧遥剑在意要看《红楼梦》外,其他人都不会跟我计较,我胡乱地点点头,暂时蒙混过去。

船夫接着说:阆中四面环山,嘉陵江绕古城三面,后有靠山、前有水绕,土地肥沃、物产丰富,是一个风水宝地;许多风水大师都特别钟爱阆中,包括唐代《推背图》的作者李淳风、袁天罡,他们对阆中古城的建造提出了许多建议;阆中古城,将山、水、城和谐统一在一个天然的风水格局里,是一座完全按照风水理论建造的城池,李淳风、袁天罡更是选择了在阆中终老。

萧遥剑说:路过黄山的方士曾跟我说起阆中是伏羲之母华胥的故里,传说中,华胥是当地氏族的头领,她在阆中附近的雷池,踩上了巨人的脚印而怀孕,孕期长达12年,后来她长途跋涉到了陕西成纪生下伏羲;伏羲十分眷恋母亲生活和孕育他的地方,曾经三回阆中,教当地人结网捕鱼和狩猎,并在阆中潜心研习易经和八卦。

船夫说:现在阆中古城内,仍有许多纪念伏羲的雕塑和文字。

萧遥剑说:峥嵘巴阆间,所向尽山谷。安知有苍池,万顷浸坤轴。呀然阆城南,枕带巴江腹。芰荷入异县,粳稻共比屋。这是唐代杜甫的诗,说到阆中城的南边有一个大池。我曾请教过路的方士先生,他们跟我说,阆中古城在古代时,有两个池,东南有彭道将池,西南有郭池;但是自汉代开始,人们建堰引水溉田,到了唐朝末年,两池渐成平6。

我听了,在心里不禁感叹沧海桑田。

欲知后事如何,请听下回分解。

喜欢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请大家收藏:()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燃文书库更新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