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7頁 (第1页)

作者:青溪客返回目录加入书签

我聽見自己急而亂的心跳聲,聽久了,好像整個人都變得錯亂。

安史之亂跨越八個年頭,幾乎與盧溝橋事變到日本投降的時間一樣長。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事變起於我的家鄉,如今的這場戰亂也是。

永定永定,何曾永定!

這是天寶十四載的冬至夜,漁陽鼙鼓,動地而來。[3]

在這個冬至,我為我在21世紀的家鄉而哀痛,也為我在8世紀的親人和愛人而哀痛。

我負了誰,誰又負了我?我聽見過誰的笑,誰又聽見過誰的哭?誰在歌唱,誰在遺忘?哪一顆流星已經墜落,哪裡的花朵依然芬芳?

今夜過去,這些都將不再重要。

我抱住王維的腰,用力親上了他的嘴唇。

——蠢作者的話:

這些天心情非常沉重,後面的很多章節已經寫好了,唯獨這一章卡了很多天。為這個時世感到悲痛,根本沒有辦法寫好,寫這一章哭了好幾次。我希望2o2o年大家都好,都平安健康,真的。抱抱你們。

注釋:

[1]有唐一代,元日和冬至的假期都是七天,節前三天,節後三天。見丁兆倩《唐代官員的休沐制度初探》中央民族大學碩士論文,2o13年。

[2]實際上,單擺運動的周期並不只取決於擺長。高中物理課本討論過,單擺只有在小角度的時候可以視為做簡諧運動,所以這裡我需要指出周期「幾乎」相同,而不是完全相同。感興的話,可以看這個推導過程。

[3]安祿山起兵,是在天寶十四載十一月甲子日。皇帝終於確信安祿山謀反,是在庚午日。查詢台灣中研院兩千年中西曆轉換網站可知,庚午日,正好是那一年的農曆十一月十五日,公曆12月22日,冬至。所以我選擇這一天作為主角得知安祿山反叛的日子。這真是個帶有宿命色彩的巧合,不是嗎?

第89章笳聲萬里動燕山(伯禽)

父親李白喜愛遊歷,親友無不知曉。伯禽隨他到過一些地方,但來幽州還是第一次——更何況,還是受人挾持而來。

幽州亂起,父親遠在金陵,擔心伯禽所在的東魯受到戰火波及,託了一位姓武的友人來接他和天然。孰料那位友人剛尋到他家,便有兩名胡人武士闖了進來,不由分說將他們帶走。

他們將伯禽兄弟倆帶到了北方。

河北大部分郡縣早在安祿山起兵之初,就已紛紛歸順。因此,經過這些郡縣時,伯禽看到的,反而是一片幾乎算得上平和的景象,心中的驚疑越來越重。天然年紀還小,不懂得害怕,睜著眼睛四處亂看,又悄聲說:「大哥,這裡比東魯繁華哩。」

父親寫過「燕山雪花大如席,片片吹落軒轅台」,伯禽到達薊縣時是正月,雖然寒冷,卻沒有見到軒轅台上的飛雪。

他們被安頓在一處館舍里。直到下午,才有一個纖細的身影打起帘子,走進門來。

「你們是初次來幽州。」女子語氣篤定。

女子肌膚雪白,眼窩微陷,典型的胡女容貌。這種相貌並不耐老,她眼角有些淺淡的紋路,年紀顯然已經不小了。但歲月未能鈍化她的氣韻:她的容貌,想必在盛年時極為艷麗,此刻也還是很有幾分凌厲。

伯禽張了張口,想要質問這個女子,卻只低聲答道:「是。」

他膽子向來不大,雖然被帶到幽州的途中沒受傷害,但如今深入賊兵的後方,怎麼可能不害怕?況且他一路操心幼弟,只怕天然說出什麼話來,惹惱了那兩個武士。

聽到他的「是」字,女子撲哧笑了,打量了他幾眼,搖頭道:「不一樣,不一樣!

」又伸手去拉天然:「我帶你們走馬。」

伯禽望著女子的笑容,心頭忽然閃過一絲似曾相識的奇特感覺。

他……見過這個女子嗎?

「走馬?我要去,我要去!

」天然眼睛一亮,叫了起來。

女子壓根沒給伯禽回絕的餘地。她叫來兩名武士,分別帶著二人,騎馬出了城。

原野上白雪皚皚,更顯廣闊。天邊幾縷流雲,慢悠悠地從山後流過,蜿蜒雄壯的山巒在冬日冷冽的陽光中,分外有一種雄渾氣派。

「那就是燕山。」女子揚鞭一指。

她說話時,正有一縷笳聲,遠遠地響起。笳聲粗獷,調子大開大合,倒也應了這天高地廣的景象。

天然眨了眨眼:「燕山?」

「大燕的『燕』。」女子道。

伯禽剛才坐在武士的後面,被馬兒顛得頭暈,大腿內側也有些疼痛。他皺了皺眉,道:「不及泰山高峻。」

「大燕」是安祿山自定的國號。

而泰山則是歷代帝王——也包括當今大唐天子——封禪之地。

女子笑道:「僅以高峻而論,泰山未必及得上燕山。只是,泰山四周齊魯大地皆是平原,泰山在一片原野之中拔地而起,世人便以東嶽為尊貴高拔,也是應有之義。」

伯禽沉默了一會。他總覺得,女子話中還有其他的意味。

女子說得興起,繼續道:「賢尊曾寫詩道:『蜀中多仙山,峨眉邈難匹。』又道:『月出峨眉照滄海,與人萬里長相隨。』峨眉山的高峻,也勝於泰山多矣,只是僻處蜀中,外人無緣一見罷了。若孔子生於蜀中……」

「那麼孔子便不是登泰山,而是『登峨眉而小天下』了?」伯禽接話。

小貼士:如果覺得不錯,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~拜託啦(。&1t;)

&1t;: